立创教育Logo

江西师范大学2025年基础教育同等学力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江西师范大学2025年基础教育同等学力联合培养招生简章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2025年江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硕士研究生培育计划的通知》(赣教师字〔2025〕8号)精神,为进一步扩大培育计划实施范围,为教职工参与培育计划提供便利,由江西师范大学牵头,联合省内具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质的5所院校,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开展2025年江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硕士研究生培育工作。   一、参与高校  (一)承办高校:江西师范大学  (二)联合培养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井冈山大学、九江学院  二、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培育阶段即同等学力课程学习阶段):由江西师范大学和联合培养高校共同负责。 由各联合培养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专业和江西师范大学培育计划开设专业情况选择联合培养专业。 联合培养第一阶段的学习地点均安排在各联合培养院校校园内。   第二阶段(同等学力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及答辩阶段):由承办高校江西师范大学负责。   三、联合培养招生对象  培育计划面向全省中小学、中等职业院校、幼儿园在职教师,以及教研室、电教馆、装备站、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等事业单位教职工,按照个人自愿申请、单位推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单位由所在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的流程组织报名。 培育对象的基本条件如下:  1.在职教职工,身体健康,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且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以上。   3.年龄50周岁以下,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且有提升学位意愿的中青年教职工。   四、联合培养院校开设专业及计划培养人数序号联合培养院校联合培养学科专业招生计划数联系方式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80李夏芳0791-838682132数学803化学804马克思主义理论805生物学806体育学807教育技术学808学前教育学80合 计6401赣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80陈晓琼0797-83936562数学803英语语言文学804化学805中国史806马克思主义理论807体育学808心理学809教育技术学8010学前教育学80合 计8001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80史玲0796-81109762中国语言文学803生物学80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05体育学80合 计4001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80卢松涛0792-83379872中国语言文学803数学804物理学805化学806英语语言文学807体育学808生物学809教育技术学8010心理学80合 计8001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80何鹏浩0793-81548552数学803教育技术学804心理学805体育学806基础教育学8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08物理学80合 计640  五、报名方式  (一)个人申请。 个人填报申请表(见附件1),向所在单位、所属教育行政部门逐级提出申请,所属教育行政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等相关工作。   (二)网上报名。 经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学员本人登录江西省智慧教育平台首页,点击“服务大厅”“热门服务”中“培育计划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jx.smartedu.cn/,选择联合培养模式报名路径)选择培育院校及专业,上传相关材料完成报名。 学校在线进行资格审核后,将告知审核结果并通知缴费,学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费用缴纳。 学员应当报考本人任教学科或本科学位相关或相近专业。   (三)信息确认。 拟申请硕士学位的学员登录学信网“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录入个人信息完成网上报名,并在线下确认,具体要求培训期间另行通知。   六、费用缴纳  (一)第一阶段(培育阶段即同等学力课程学习阶段)费用  根据《江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硕士研究生培育计划(试行)》有关规定,培训期间产生的培训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由教师个人承担。   1.培训费:10000元/人,分2年缴纳,每年缴纳5000元;  2.住宿费:具体费用根据有关收费标准执行;学习期间,联培高校将为培育计划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对学员实行统一管理,提供线下教学食宿良好保障。   3.往返交通费、伙食费、水电费。   第一阶段培训费由承办高校江西师范大学负责收取(缴费账号另行通知),住宿费、水电费等其他费用由联培高校负责收取,各自向学员出具票据。   (二)第二阶段(同等学力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及答辩阶段)费用  第二阶段工作由承办高校江西师范大学负责,费用由承办高校江西师范大学收取。 根据上级部门批复,收费标准如下(如果上级部门调整收费标准,按新标准执行):文科第二阶段学费:9000元/生;理科、艺术类第二阶段学费:9700元/生。   七、教学组织  采取线下集中授课、线上辅导和自学相结合方式,总时长不超过70天。 培育院校分2个学年、4个学期完成授课,均安排在寒暑假进行。   1.线下教学。 第1、3学期(暑假段)安排线下集中授课,每学期计划用时25天左右;  2.线上教学。 第2学期(寒假段)安排线上网络授课,计划用时100学时左右;  3.结业考核。 第4学期(寒假段)提交结业论文。   八、证书颁发  第一阶段:修满培育计划课程、获得规定学分并通过结业论文考核的学员,由承办高校颁发省教育厅监制的研究生班结业证书。   第二阶段:鼓励取得结业证书的教师,自愿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水平、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见附件2),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按国家有关政策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2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水平、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统考考试科目序号同等学力学科统考科目1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外语2数学外语3英语语言文学外语4物理学外语5化学外语6中国史历史学、外语7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或哲学、外语8地理学地理学、外语9生物学生物学、外语10体育学外语11心理学心理学、外语12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外语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语14基础教育学教育学、外语15学前教育学教育学、外语
获取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